首頁

相關報導

校友心聲

我們的話

常見問題

English


我們的話

 

劉李國建

協恩中學校長

「協恩中學是否適合轉直資」是具爭議性的議題。

「協恩不是辦得很好的麼,為何妄動求變?」

「協恩篤志服務社群,為何變為公眾眼中只為富家子弟服務的直資學校呢?」


從接受校董會委派探究協恩中學轉直資模式辦學的可行性開始,我和學校的核心團隊就不斷反覆思量以上這些問題。

就問題尋找答案,得尋本索源,回溯協恩中學的創校宗旨與辦學精神:協恩
中學辦學目的旨在為香港社會各階層的學生提供優質的基督化全人教育。當中有
兩個重點:

1. 提供優質的基督化全人教育
2. 取錄學生只問潛質、學習態度、品格,不論家境狀況


這兩個辦學原則,75年來一直導引學校發展,以後亦不會改變。可是今日的協恩師生,面對嚴峻的考驗:隨着新高中課程的改革,教育局重新分配全港中學的資源。協恩中學面對大幅的削資,老師團隊首當其衝,遭大量削減人手。如此,我們如何能確保有足夠資源,在政府資助的基本項目以外,繼續為學生提供卓越與優質的教育服務呢?

在這個充滿新挑戰的年代,若資源不足,我們如何能好好裝備學生,迎向未來?我們如何能為學生提供具前瞻性的教育,俾使他們能面對來自本地、祖國,甚至全世界的競爭呢?

在這個充滿新挑戰的年代,若資源不足,我們如何能好好裝備學生,迎向未來?我們如何能為學生提供具前瞻性的教育,俾使他們能面對來自本地、祖國,甚至全世界的競爭呢?

「協恩式直資」 推動關愛精神

直資辦學模式容許學校收取學費來增加資源,但是,協恩倘若採用直資模式以解決資源緊絀的問題,務必要確保不會因收取學費,而窒礙清貧子弟入讀本校,接受優質的基督化全人教育的機會。故此,訂定清楚而明確的收生原則及確立一個完善的獎助學金機制,至為重要。

「協恩式直資」是獨特且具前瞻性的。協恩中學若轉為直資模式辦學,在取錄學生時,仍會以學生的學習動機、態度和能力為首要準則。而一個完善的獎助學金機制,可確保清貧子弟有著平等的機會入讀本校,在協恩中學接受德、智、體、群、美、靈的優質全人教育。

遠在1936年,創校先賢已清楚確定學校的辦學宗旨:為不同階層的女孩提供優質的基督化全人教育。儘管時代轉變,學校和學生面對的挑戰也隨之而變;但協恩中學仝寅,將秉創校宗旨,絕不言變。協恩中學的教師團隊,在支持學校申請直資辦學模式前,強烈要求校方不能摒棄家境清貧但有能力的學生;協恩中學的學生,在多次的諮詢會中,也清楚表
明她們非常珍惜與不同背景的同學一起學習的經歷。她們彼此砥礪切磋,和諧共處,協恩不可剝奪家庭經濟條件欠佳而品學兼優的基層學生入讀機會。這是協恩中學全體師生的求,也是校董會的信念。我們一致本著基督的精神與價值,立志為不同階層的學生,提供全面、優質、平等的教育。


轉直資以後 文化不會變改

轉為直資模式辦學後,協恩中學會否從此變得傲慢勢利?

倘若受助學生佔了全體學生總額的百分之三十,我相信此等事情絕對不會發生的。因為平等、和諧、仁愛是協恩中學一直堅持的核心價值。

轉為直資模式辦學後,協恩學生會否變得驕矜自恃、盛氣凌人?

我對學校的文化有絕對的信心。我們盡心培育協恩中學的女孩成為具備自信卻不自大、充滿愛心、明白事理、具正義感的人。辦學模式在將來如有任何改變,這些重要的核心價值都絲毫不變。協恩學生間的互助互勉,互相砥礪,定會薪火相傳。我們誓將竭力保護這些珍貴的傳統。

「協恩式直資」這條道路是康莊坦途嗎?

「協恩式直資」,對公眾是一個新的概念,我們須盡力釐清公眾對直資學校的誤解。我們深知前路非坦途,只要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協恩中學絕不會輕易妥協和放棄。為釋除公眾對「協恩式直資」的疑慮和批評,最好的方法是轉為直資模式辦學後,讓協恩中學社
群,向公眾証明我們如何恪守辦學宗旨,秉承協恩的優良傳統,繼續為社會各階層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

為實踐協恩中學的辦學理念,協恩社群需要堅毅、溫柔、熱誠,復加以勇氣、剛強及信心才能克服困難。但願協恩上下同心,為珍貴的理想和願景奮鬥到底。

願主耶穌繼續引領我們,保守學校的發展和理念!